【良文点评】美国的人工智能软件选出了尼泊尔新总理
发布日期:2025-09-18
浏览量:40328
(本网特约评论员 张良文)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全球:尼泊尔的新总理竟是由美国的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选出。这一事件不仅在尼泊尔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也在国际社会激起千层浪,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事情的起因是尼泊尔国内的政治危机。原政府垮台后,新政府的组建迫在眉睫,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整个尼泊尔竟无人愿意站出来当总理组建政府,甚至连参加选举的表态都无人响应。尼泊尔年轻人在愤怒推翻原政府后,超过10万人聚集在游戏聊天软件Discord上讨论新总理人选,却无果而终。最终,他们决定让ChatGPT来挑选总理。
ChatGPT选中了尼泊尔前首席大法官苏希拉·卡尔基,称其是“能够赢得不同群体信任并引导国家走向公正选举”的人物。随后,在Discord举行的网络投票中,卡尔基获得七千多票支持,当选为过渡总理,尼泊尔总统当天便任命其为临时政府总理并主持就职仪式。
这一事件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看似体现了科技与民主的创新结合。但深入思考,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首先,ChatGPT是美国的人工智能软件,其规则由美国制定,训练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国的偏见。美国工作人员在必要时甚至可在后台修改结果,这意味着尼泊尔的总理人选实际上可能受到美国的操控,尼泊尔的国家命运被交到了他人手中,这对尼泊尔的主权独立是一种潜在威胁。
从人工智能本身的局限性来看,虽然它能基于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推荐,但它对尼泊尔复杂的国情、独特的政治环境以及深厚的社会文化底蕴的理解,难以做到全面而深入。它给出的建议很可能只是基于表面数据,而忽略了许多决定国家领导人合适与否的关键人为因素和历史背景。选择国家领导人是关乎国家未来走向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将其托付给人工智能,实在是过于草率。
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尼泊尔国内政治的困境与年轻人对传统政治的失望。尼泊尔长期存在经济发展迟缓、失业率高、政府腐败等问题,政治派系斗争激烈,总理频繁更迭,使得民众对传统政治体系失去信心,从而寄希望于新兴科技来打破僵局。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尼泊尔的政治问题,反而可能使国家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将其应用于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显然还为时尚早。尼泊尔的这一案例为全球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科技在政治领域的介入,确保国家主权、民主制度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害。
作者:张良文
【审稿:阿渊】
上一篇 : 中国作家诗人风采 || 舒然:定义自己(外四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