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实时快报 法治舆情 康养医药 文旅体宣 陆台港澳 企业推广 生态环保 社会民生 科技三农 原创作品 图文视频 视频栏目
首页 > 文旅体宣

【良文点评】从“广东老人肘击事件”谈起

发布日期:2025-09-17 浏览量:39775 

(本网特约评论员 张良文)近日,一段“广东老人散步故意肘击跑步学生”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迅速登上热搜榜首,刺痛了公众的神经。视频中,广东湛江某体育场内,学生们在跑道进行常规跑步训练,已主动减速避让至跑道中间,而一名黑衣老人却嫌学生训练影响自己散步,连续两次转身,用手肘猛击正在跑步的学生,动作之凶狠、态度之恶劣,令人瞠目结舌。

这一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从法律层面看,学生正常的跑步训练活动并未扰乱体育场秩序,而老人的肘击行为,无论其主观上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都已涉嫌故意伤害。学生处于快速奔跑状态,这样力度的撞击极易造成肋骨骨折等严重伤害,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倘若因为老人的年龄而对其违法行为网开一面,无疑是对法律公平公正的亵渎,更是向社会传递了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年龄可以成为违法的“免罪金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治社会的基石,绝不能因为身份、年龄等因素而动摇。

在道德层面,老人的行为更是严重违背了公序良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本应是道德的楷模、社会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和教育年轻一代。然而,这位老人却在公共场所,仗着自己的年龄,肆意攻击无辜的学生,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安全,这种“为老不尊”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老年人的群体形象,也让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产生了动摇。当“尊老”遭遇“为老不尊”,社会的道德底线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老人,还配得到他人的尊重吗?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公共空间资源分配与管理的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在体育场这样的公共场所,跑步者和散步者的需求如何平衡?是应该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还是根据运动的性质和需求来划分区域?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共体育场所缺乏明确的使用规则和有效的管理机制,这就为类似冲突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如果体育场能够明确划分跑步区和散步区,或者采取错时开放等措施,并加强现场管理和引导,或许就能避免这样的冲突发生。

此外,这一事件还引发了人们对于代际关系的思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然而,近年来,诸如广场舞扰民、公交车上强迫让座、暴走团占道等代际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这表明在社会转型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矛盾。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完善制度等方式,来化解这些矛盾,构建一个和谐的代际关系。

面对“广东老人肘击事件”,相关部门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调解了事,而应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规划,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则,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此外,还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宣传,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让每个人都明白,在公共空间中,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边界在哪里,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广东老人肘击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社会在法治、道德、公共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事件仅仅成为一时的热点,而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作者:张良文

【审稿:阿渊】


上一篇 : 【良文锐评】石平惹怒日本人,这该滚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