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文杂谈】“丛飞的善”与“白眼狼的恶”
发布日期:2025-08-29
浏览量:35560
丛飞的善,是刻在骨血里的“倾其所有”。他不是富商巨贾,只是个靠唱歌谋生的艺人,却在11年间捐出300多万,资助183名贫困学生,甚至为了凑钱治病、继续助学,拖着病体跑场演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遗嘱里还想着给失学儿童留份力量。这份善,没有功利算计,没有宣传噱头,是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拼尽全力照向那些身处暗处的孩子。
可这束光,却照出了“白眼狼”的恶——那是受助者的“理所当然”与“忘恩负义”。有学生毕业后对丛飞的困境视而不见,甚至有人在他病重时反问“你不是说好供我到大学吗”;有家长上门催款时抱怨“你资助得不够,影响孩子生活”。他们把别人的善意当成了无底洞的补给,把他人的牺牲当成了应尽的义务,用冷漠和贪婪,给“善”划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人们痛惜丛飞,不只是痛惜他的早逝,更是痛惜“善被辜负”的寒心。但这份痛,从不是否定善的理由。丛飞的善,早已化作种子,在更多人心里扎根——后来有人因他加入助学队伍,有人因他懂得“善意需要被珍惜”。而那些“白眼狼”,终究只是善举长河里的沉渣,他们或许能暂时透支他人的善意,却永远得不到真诚的温暖。
善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也该是双向的“懂得”。丛飞用一生证明了善的重量,而那些“白眼狼”的存在,更提醒我们:既要像丛飞一样敢为善意奔赴,也要让受助者明白——每一份帮助,都是别人踮起脚尖递来的温暖,不该被挥霍,更不该被遗忘。
作者:张良文
【审稿:阿渊】
上一篇 : 那位法官的一声质问,如“山呼海啸”,让人刻骨铭心
下一篇:没有了!